9月6日,我校智能物联专业方向的学子赴南开区阅千峯社区为少年儿童开展ai科普活动。
活动现场,智能仿生手控设备、智能多关节舞蹈机器人、智能遥控汽车等教具一字排开,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。这些平日里只在电视或网络上见过的“高科技”,此刻就摆在眼前,小朋友们眼里满是兴奋与期待。
在天软学子的操作下,智能多关节舞蹈机器人灵活地摆动四肢,伴随节奏做出舞蹈动作,旋转、伸展,一气呵成。孩子们围拢过来,生怕错过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。“它怎么能这么灵活呀?”“是里面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吗?”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,天软学子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,从机器人的关节构造讲到背后的编程原理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ai的奥秘。
在智能仿生手控设备体验区,当看到自己的手部动作能通过设备精准复刻出来,小朋友们连连称奇。“我动一下手指,它也动一下!”一个小男孩向旁边的小伙伴展示道。天软学子“手把手”地指导,告诉孩子们这是通过传感器捕捉手部动作信号,再传输给设备实现的,让大家直观感受人机交互的神奇。
智能遥控汽车区域同样人气爆棚。孩子们拿着遥控器,操控汽车在场地内穿梭。“我要让它转弯!”“看,我能让它停下来!”在科普志愿者的帮助下,孩子们尝试着掌握遥控技巧,还不时交流“驾驶”心得。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,到逐渐能熟练操控,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ai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,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。
“这种‘手把手指导 沉浸式体验’的方式特别好,孩子能真正参与进来,比单纯听讲解印象深刻多了。”陪同孩子前来的家长说道。天津市计算机学会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委员会的老师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社区的少年儿童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,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。ai时代已经到来,培养孩子们的数字素养和科学思维,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更好的基础。”
此次社区科普之旅,不仅是一次成功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,更是我校深化产教融合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体现。大学生们走出校园,将所学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力量,自身也在实践中锤炼了沟通、协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(审稿: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郎瑞;编辑: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蒋闯)